企业名称:天津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
全国咨询热线:400-801-7367
邮箱:yitongautism@163.com
地址: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(华苑)桂苑路18号
近日,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宜童合作开设的“孤独症儿童康复”微专业迎来新一学期。本学期课程围绕“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”系统展开,涵盖融合教育概述、支持策略、干预方法、游戏教学、常见问题对策及小学阶段融合实践等十二讲内容,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培养具备扎实专业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康复人才。
政策引领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
作为国内融合教育领域的先行者,天津宜童自2004年起便扎根特需儿童教育实践,探索出一条立足中国本土的融合教育之路。二十年来,宜童累计帮助数千名特需儿童成功融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,形成了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实践体系。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。2024年7月,中国残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孤独症儿童康复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(2024—2028年)》,明确提出加强孤独症康复人才培养。与此同时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也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,健全残疾儿童关爱体系与工作机制。在此政策背景下,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宜童持续深化合作,从2021年的选修课升级为“孤独症儿童康复”微专业,推动融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。
课程体系科学完善,聚焦融合教育全流程
新学期的微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融合教育实践,从理论奠基到实操策略,层层递进,积极响应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中“推动特殊教育数字化”“健全特殊学生支持机制”的要求:
课程内容结合宜童23年来在特需儿童康复领域的丰富案例,融入数字化评估与个别化支持理念,实现“理论+实践”双轨融通,为学生未来参与一线工作、推动融合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基础。
赋能行业,推动康复人才专业化发展
赋能行业,推动康复人才专业化发展
目前我国孤独症康复师覆盖率仅为1.3%,专业人才缺口大、流动性高。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“强化教师队伍建设,提升特教专业支持能力”。宜童依托多年积累的专业技术与高校资源,构建起“阶梯式培养+场景全覆盖”的培训体系,助力学员掌握循证干预方法,提升科学康复能力。
微专业不仅注重技能传授,更赋能学员在康复机构中实现技术提升与项目拓展的双重价值,为学员未来参与特教学生就业支持、职业实训等服务储备能力。
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,从选修课到微专业,宜童始终秉持“科研引领康复,专业创造价值”的理念,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探索“医教融合”全链条服务模式。
星海无涯,专业为舟。本次微专业的启动,不仅是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,更是为国家“十四五”残疾人康复服务规划提交一份务实答卷。期待更多同道伙伴加入,用专业与爱心,为“星星的孩子”照亮回归之路!
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(华苑)桂苑路18号
(赛恩院内C座1楼)
400-801-7367
yitongautism@163.com
网址 : www.61psy.com